写字时手抖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,也可能是特发性震颤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帕金森病、颈椎病、精神障碍性疾病等原因引起。
1、生理因素:比如在精神紧张、焦虑、害怕的情况下写字,就可能会引起手抖现象。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,不用特殊治疗,调整心态即可缓解。
2、特发性震颤:属于一种良性运动障碍性疾病,可导致身体某部位有节律地不由自主抖动,从而引起手抖。尤其在写字、拿筷子、穿针线等精细动作时,手抖症状较为明显,还可能会伴有头部抖动等症状,可遵医嘱服用盐酸普萘洛尔片、盐酸阿罗洛尔片等药物缓解症状。
3、甲状腺功能亢进:如果写字时手抖,同时伴有突眼、脾气暴躁、心率加快等症状,应警惕可能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,导致机体基础代谢率提升,神经兴奋性增强所致,可遵医嘱服用丙硫氧嘧啶片、甲硫氧嘧啶片等药物治疗。
4、帕金森病:多考虑是由于神经元变性、髓鞘脱失等原因引起,可导致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,从而引起手抖。尤其在写字时手抖症状较为明显,而且写字可能会越写越小,还可能伴有姿势步态异常、运动迟缓等表现,可服用盐酸金刚烷胺片、盐酸普拉克索片等药物缓解症状。
5、颈椎病:与长期压迫、劳损有关,如果患有严重的颈椎病,特别是存在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,突出的颈椎间盘容易压迫局部神经根,导致受压神经所支配的部位出现感觉障碍,从而引起手抖。特别是在写字时手抖症状较为明显,还可能会伴有头晕、颈部酸痛等不适症状,可通过按摩、牵引、推拿等方式缓解。
6、精神障碍性疾病:常见于抑郁症、焦虑症等疾病,因患者长期情绪低落、过度焦虑,受到不良情绪所困扰,可导致手抖,尤其是在写字时手抖症状尤为明显,可伴有长期睡眠障碍的表现,需要遵医嘱服用盐酸舍曲林片、氯硝西泮片等药物治疗。
7、其他:比如小脑出血、脑梗死等,因局部脑组织出血或缺血,导致脑神经受到损害,就可能会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,造成写字时手抖,还可能会伴有言语不清、偏侧肢体无力等表现。应就医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、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治疗。
如果症状经常性出现,或还存在其他不适,应考虑疾病因素可能性较大,需要到医院神经内科完善脑电图、脑部CT、X线等检查帮助明确病因,然后由医生给予针对性治疗和调理,防止延误病情。